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学院深入学习习关于的重要论述

原标题: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体育学院深入学习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写的《深入学习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月2日,“全国‘深入学习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高层论坛暨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会议由上海体育学院主办,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研究中心、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德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是对百年来中国体育工作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体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体育论述精神,要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一是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以建成体育强国为奋斗目标,科学谋划发展路径;五是坚持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鲍明晓认为,“三大球”振兴是体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攻坚内容,具有超越体育自身的时代意义。“三大球”全面振兴是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核心内容,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是推动全民健身项目化、竞赛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示范工程。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宇介绍了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及其在冬奥会中应用,该项技术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服务于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需求。他指出,这是落实习“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志丹认为,习对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明确了新时代体育的功能。

习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与会专家聚焦“新时代的体育与体育强国建设”“体育、教育与文化自信”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强调,建设体育强国是体育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一是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的体制机制、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构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二是建立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更好发挥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完善市场机制在体育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人才、科技、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在体育领域的合理配置,培育一批体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嵘均指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增强对外体育交流,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加速国际体育人才交流和集聚;要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创新,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以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为媒介和载体,推动全球人文交流、文明互鉴;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发展外向型体育经济。在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向世人展现了拼搏奋斗、团结友爱和开拓创新的“中国精神”,也向世界呈现出阳光、富强、开放和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上海体育学教授王资博认为,北京冬奥会立体凸显了基于体育的九重软实力意义——直接彰显了影响力、创造力、竞争力,间接反映了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溢出体现了公信力、吸引力、亲和力。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陈晔认为,北京冬奥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体育实践。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使之成为国际矛盾冲突的缓冲器和国内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董玉来认为,高校体育应当遵循计划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文化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五育并举”的体育改革,真正培养大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实现高校学生体育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强调,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戴珒以上海科技大学质量中国项目在领导力教育上的尝试为例,提出了提升体育教师、教练员领导力(尤其是伦理)相关的训练等方法路径。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的灵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刘文认为,要从精神生产力的角度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哲学内涵,从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道德实践价值层面不断拓展其价值内涵,从深化“体教融合”角度不断提升其实践内涵。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郑国华提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话语的理论危险,切实构建中国体育文化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滕艳丽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建设体育强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四是体育交流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李琪对会议作了总结点评。他强调,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精神,要正确处理好中华体育领域中的“根”与“魂”、“道”与“器”、“源”与“流”、“形而上”与“形而下”等方面的逻辑关系,树立新时代辩证唯物体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体育立场,构建起中国体育话语体系,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现好新时代的中国形象。